摘要
目的探讨CRF01-AE亚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毒株在药物选择压力下耐药突变发生和演变的规律。方法选取5例一线方案治疗失败的CRF01-AE亚型HIV-1患者,收集其6~8年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系列血样,应用高通量测序方法进行基因型耐药突变分析。结果 (1) 5例患者在启动治疗后早期即出现M184V突变以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s)类耐药突变,常见的有K101E、G190A和K103N,其中M184V+G190A+TAMs是常见突变组合,停药或更换二线药物,这些突变也始终存在。(2)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类似物变异(TAMs)突变形成过程中,有3例患者表现为TAM2路径,1例患者为TAM1途径,还有1例患者前期只有TAM2路径的突变,后期累加上TAM1途径的突变。(3)有3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分别形成TAMs、Q151M复合体和T69插入复合物等多重耐药突变,更换二线方案后仍然治疗失败。结论 (1) CRF01-AE亚型耐药患者在用药早期即开始出现耐药突变,数种突变逐渐累加,最终导致临床耐药,应尽早进行耐药突变监测。(2) TAMs突变通过2种途径竞争性发展,CRF01-AE亚型更偏向于TAM2途径,但随着治疗时间延长,2种途径可以产生融合。(3)更换二线方案前应排查针对替诺福韦(TDF)的耐药突变,其可能会导致二线方案无效。
-
单位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福建省立医院; 公共卫生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