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日趋频繁,各种思想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翻译活动亦随之呈现出更为丰富的形式与内涵。在此背景下,零翻译的概念逐步进入翻译研究的视野,并在翻译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零翻译看似无为,实则有为,既是对可译性原则的坚守,也是对不可译现象的有效弥补,进一步拓宽了翻译的可译性限度,满足我国当下高速发展变革中的翻译实务需求。因此,从宏观层面考察零翻译在翻译活动中的定位,中观层面厘清其内涵与外延,微观层面梳理其作用的场合,从边界回溯中心,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翻译的本质特征,进一步完善翻译理论和方法体系。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