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多项研究证实运动预适应(EP)可以为心脏提供心肌保护作用,本研究推测其心脏保护机制可能通过蛋白激酶C (PKC)介导。本研究将100只8周龄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Control组)、力竭运动组(EE组)、运动预适应组(EP组)、运动预适应+力竭运动组(EP+EE组)和蛋白激酶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 CHE)+运动预适应+力竭运动组(CHE+EP+EE组),每组20只。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跑动距离和心脏损伤标志物cTnI和NT-proBNP水平,应用HBFP染色分析大鼠心脏损伤程度,采用RT-PCR、原位杂交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PKCε和p-PKCεSer729的表达。研究显示,EE组的跑动距离显著低于EP+EE组和CHE+EP+EE组。EE组血清cTnI和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Control组。与EE组相比,EP+EE组血清c TnI和NT-proBNP水平均显著下降,而CHE+EP+EE组显著高于EP+EE组。HBFP染色分析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EE组的HBFP染色阳性面积显著增加。此外,EP+EE组和CHE+EP+EE组的阳性面积均显著低于EE组,但CHE+EP+EE组显著高于EP+EE组和Control组。EE组的PKCε和p-PKCεSer729的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但EP+EE组和CHE+EP+EE组PKCε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EE组,且CHE+EP+EE组显著低于EP+EE组。本研究推测运动预适应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蛋白激酶C的上调有关。

  • 单位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