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与传统文化的载体,研究非遗空间分布特征和旅游响应程度有利于掌握其空间关联特点和对区域旅游发展的作用。本研究以少数民族非遗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尝试从资源丰度、旅游经济发展及旅游化程度三个维度构建区域旅游响应的分析框架,以期进一步探究少数民族非遗分布与地区旅游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为少数民族非遗旅游的开发与规划提供科学指导。研究发现:1)少数民族非遗整体呈现出东疏西密的集聚分布特征。除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外均呈显著集聚分布特征,主聚集区位置存在三种分布方式:一是主体位于西南地区,边缘延伸至华中、华南地区,二是位于西藏边疆,三是位于东北地区。2)少数民族非遗分布在资源丰度、旅游经济发展、旅游化程度方面的旅游响应存在差异。少数民族非遗聚集的地区在资源丰度与旅游经济发展两个维度不存在相对优势,在旅游化程度方面存在相对优势。3)不同类型少数民族非遗在旅游化程度上的响应存在差异,8类少数民族非遗存在产业旅游化程度的响应,6类少数民族非遗存在就业旅游化程度的响应。
-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中国旅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