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土壤是酚类存在的重要介质之一,土壤中残留的酚类能向作物迁移,直接关系农产品生产安全。北京市东南郊典型灌区是北京地区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为明确该典型灌区农产品和表层土壤酚类(壬基酚NP、辛基酚OP和双酚A-BPA)含量水平和人体健康风险,2015年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了该灌区20个表层土壤样品和28个作物样品中12种酚类含量,包括OP、NP1、NP2、NP3、NP4、NP5、NP6、NP7、NP8、NP9、NP10和BPA。结果显示,灌区表层土壤NP、BPA和OP质量分数分别为32.54~295.08、7.19~48.79和0.47~1.43μg·kg-1,采集的土壤中NP含量均未超过丹麦安全与毒理研究所提出的土壤壬基酚的限值标准(25 mg·kg-1)。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籽粒NP质量分数为202.19~446.16μg·kg-1,OP和BPA质量分数分别为3.40~25.33μg·kg-1和1.36~33.27μg·kg-1。夏玉米(Zea mays L.)籽粒BPA、NP和OP质量分数分别为165.59~543.67、140.39~406.47和0.77~10.83μg·kg-1。果蔬OP、BPA和NP质量分数分别为11.39~204.53、93.42~893.86和220.33~392.07μg·kg-1,农产品BPA和NP含量均低于欧盟和丹麦安全与毒理研究所提出的相应含量限值。成人和儿童酚类非致癌指数分别为4.77×10-2和1.02×10-1,均低于USEPA规定相应标准参考值(1.0)。总体上,北京东南郊典型灌区土壤和农产品酚类含量处于安全级别,人体健康风险也处于较低的水平。
-
单位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