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套叠38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静; 甄鹏飞
来源: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9, 25(01): 135-136.
DOI:10.16193/j.cnki.hnwk.2019.01.079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肠套叠的诊治措施,提高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16-12—2018-04间在西平县人民医院和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38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肠套叠患儿均有哭闹不安(腹痛)、拒乳、呕吐、果酱样大便及腹部包块等临床表现,均经腹部超声明确诊断。36例(94.74%)患儿在X线透视下应用空气灌肠成功复位。2例空气灌肠复位失败的患儿转小儿外科成功手术复位。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肠管穿孔及坏死等并发症。出院后随访6~12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在X线透视下应用空气灌肠,不仅可作为诊断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对空气灌肠不能复位,或病期已超过48 h,或怀疑有肠坏死,或灌肠复位后出现腹膜刺激征及全身情况恶化的患儿,应及时转小儿外科手术治疗。

  • 单位
    西平县人民医院; 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