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数字化与3D打印技术辅助旋髂浅动脉皮瓣接力修复股前外侧皮瓣(ALTF)供区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7年4月至2021年10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手外科收治8例手部创面患者,其中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45.8(29~59)岁。损伤原因:碾轧伤3例,热压伤2例,机器绞伤3例。损伤部位:手背侧创面5例,掌侧创面3例,创面均存在不同程度污染伴软组织缺损,缺损面积为11 cm×10 cm~22 cm×14 cm,其中合并掌、指骨开放性骨折4例,肌腱缺损3例。均利用游离ALTF移植修复,并设计旋髂浅动脉皮瓣接力修复继发供区创面,腹股沟处供区直接缝合。术前采用CTA联合CDU对皮瓣穿支血管进行定位及验证,并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患肢创面3D打印模型,精准指导皮瓣的设计。术后定期门诊复诊或网络随访,了解皮瓣质地、外形、感觉恢复以及邻近关节运动情况。结果术中发现创面形状及面积与术前模拟设计基本一致,皮瓣选择与术前模拟一致。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8例均获随访,时间8~24(平均17.5)个月。ALTF供区皮瓣质地柔软,未见明显臃肿、色素沉着及瘢痕增生,且邻近髋、膝关节活动未受影响。腹部供区仅残留线状瘢痕,颜色及外观轮廓自然。结论术前利用数字化与3D打印技术可准确定位穿支血管位置,指导个性化的皮瓣设计,使患肢创面及ALTF供区达到精准修复,提高手术效率,术后皮瓣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