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连蛋白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9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按疾病类型分为缓解组(49例)和发作组(47例),检测缓解组、发作组和对照组(96名健康志愿者)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连蛋白水平,采用蒙哥马利抑郁量表、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评定抑郁、躁狂严重程度,并比较3组检测结果和量表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连蛋白水平与抑郁、躁狂严重程度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分析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连蛋白对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 缓解组及发作组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连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缓解组与发作组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连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组蒙哥马利抑郁量表、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评分显著高于缓解组、对照组(P<0.05),缓解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水平与蒙哥马利抑郁量表、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血清连蛋白水平与杨氏躁狂状态评定量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预测双相情感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714(95%CI为0.628~0.821,P<0.05),最佳截断值为1 650.25 pg·ml-1,灵敏度为73.5%,特异度为71.3%;血清连蛋白预测双相情感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685(95%CI为0.563~0.845,P<0.05),最佳截断值为150.50 ng·ml-1,灵敏度为74.3%,特异度为65.1%;两者联合预测双相情感障碍的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为0.671~0.916,P<0.05),敏感度为86.4%,特异度为90.2%。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紧密连接蛋白5、连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二者可能是诊断双相情感障碍的有效生物标志物,二者联合诊断价值更高。

  • 单位
    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