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学龄儿童龋齿患病情况及儿童口腔保健行为对患龋率的影响,为学龄儿童龋齿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8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口腔健康检查的845例学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患龋率并分析龋齿患病情况,采用一对一当面询问完成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口腔保健行为资料,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早产及母乳喂养时间,口腔保健行为资料包括每周食用新鲜果蔬次数、每周食用零食次数、每周食用甜食次数、每周饮用饮料次数、每周睡前进食次数、开始刷牙时间、刷牙频次、是否餐后漱口及是否定期口腔检查,通过统计学方法判定以上各项是否为学龄儿童患龋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845例学龄儿童中检出龋齿患病329例,患龋率为38.9%,共有龋齿456颗,以上、下乳磨牙患龋多见。一般资料中不同年龄的学龄儿童患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早产、母乳喂养时间的学龄儿童患龋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口腔保健行为中不同每周食用零食次数、每周食用甜食次数、每周饮用饮料次数、开始刷牙时间、刷牙频次、餐后漱口及定期口腔检查状况的学龄儿童患龋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每周食用新鲜果蔬次数、每周睡前进食次数的学龄儿童患龋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每周食用零食次数、每周食用甜食次数、每周饮用饮料次数、刷牙频次、餐后漱口及定期口腔检查是学龄儿童患龋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学龄儿童患龋率较高,降低了儿童口腔健康水平,学龄儿童患龋率受到饮食习惯及护齿行为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相关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学龄儿童的口腔健康行为,降低学龄儿童患龋率。
-
单位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