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雪山二长岩年代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及成因探讨

作者:王浩; 徐兆文; 李海勇; 赵增霞; 陆建军
来源: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5, 51(01): 73-86.
DOI:10.13232/j.cnki.jnju.2015.01.012

摘要

山东邹平雪山二长岩岩体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部邹平火山岩盆地内.本文通过对雪山二长岩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探讨邹平地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LA-ICP-MS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28.5±1.2)Ma,属于燕山晚期岩浆活动产物.二长岩具有富碱(K2O+Na2O=9.9210.35 wt.%)、富镁(Mg#=42.8951.22),准铝质(ACNK=0.780.82)和钾玄质;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La/Yb)N=5.197.19],无明显Eu异常(δEu=0.820.99);大离子亲石元素元素(Rb,Ba等)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Ti等)亏损等特征.二长岩具有较低的(87Sr/86Sr)i比值(0.7051880.705661),εNd(t)值(-14.79-13.46)和老的两阶段Nd模式年龄TDM2(2.022.12Ga).早白垩世俯冲的太平洋板片后撤拉张,软流圈上涌加热鲁西EM1型富集岩石圈地幔,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玄武质岩浆,经橄榄石、辉石结晶分异形成了雪山二长岩.

  • 单位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