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雷公藤甲素通过CXCL10/CXCR3轴对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为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雷公藤甲素治疗哮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0年7—12月选取36只雌性SPF级BALB/c小鼠,采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雷公藤甲素组,每组12只。哮喘模型组和雷公藤甲素组采用卵清蛋白腹腔注射致敏及雾化激发构建哮喘小鼠模型,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0.9%氯化钠溶液;每次雾化前1 h,雷公藤甲素组腹腔注射0.2 ml雷公藤甲素(40 μg/kg),哮喘模型组和对照组则腹腔注射0.2 ml 0.9%氯化钠溶液,连续干预14 d。干预后观察三组小鼠行为学表现;最后一次雾化后24 h内采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取三组小鼠左肺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支气管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分别收集三组小鼠右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瑞氏吉姆萨染色法计数BALF中的炎症细胞数量,采用ELISA检测BALF中白介素(IL)-4、IL-10、IL-17。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支气管肺组织中CXCL10、CXCR3相对表达量。结果 哮喘模型组、雷公藤甲素组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雷公藤甲素组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占比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哮喘模型组、雷公藤甲素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IL-4、IL-17高于对照组,IL-10低于对照组(P<0.05);雷公藤甲素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IL-4、IL-17低于哮喘模型组,IL-10高于哮喘模型组(P<0.05)。Western blotting法及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哮喘模型组、雷公藤甲素组支气管肺组织中CXCL10、CXCR3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雷公藤甲素组支气管肺组织中CXCL10、CXCR3相对表达量低于哮喘模型组(P<0.05)。结论 雷公藤甲素能够减少哮喘小鼠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及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下调促炎因子IL-4、IL-17,上调抑炎因子IL-10,同时抑制CXCL10、CXCR3表达;雷公藤甲素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机制可能与其可调控CXCL10/CXCR3轴有关。
-
单位西南医科大学; 秦皇岛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