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作者:黄开红; 刘建化; 李学先; 陈其奎; 朱兆华; 陈亚进; 区庆嘉
来源: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7, (05): 338-339.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AMI)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6年1月至2006年1月本院收治的AMI患者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40岁。有21例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便血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率为81%;腹部CT/MR的检出率为100%。抗凝、溶栓及对症等非手术治疗的治愈率为81%;手术治疗12例的术后并发症为25%(3/12例),其中顽固性腹水2例,进食后腹痛1例。住院期间死亡3例,死因为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腹部CT/MR对早期诊断AMI有重要意义,早期切除坏死肠管及术后使用抗凝剂在减少死亡率及复发中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