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患者中,TP53 基因缺陷 CLL 患者预后最差,这与治疗的不良反应和生存率的降低[1]始终相关。 随着 B 细胞受体信号转导蛋白和 B 淋巴细胞瘤-2 基因(Bcl-2)小分子抑制剂的使用,CCL的治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依布替尼(一种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维奈托克(一种 BH3 模拟结合 Bcl-2)这类药物一定程度上在初治和复发/难治性 CLL 患者[2]中是有效的。最新的依布替尼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尽管这些药物对存在 TP53 基因缺陷(17p 缺失和/或基因突变)的 CLL 患者有显著疗效, 但与具有野生型 TP53 基因的 CLL 患者相比,TP53 基因缺陷 CLL 患者的疾病进展更早,总体生存率更低[3,4]。 因此,逆转 TP53 基因缺陷是否可促进 CLL 治疗有待进一步阐明。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