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实验,研究节肢动物在自然状态下的腐解发生和发展规律。跟踪记录腐解过程的Eh值和pH值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其宏观表现将腐解过程分为3个阶段。实验结果表明腐解过程受周围环境影响较大,不同的底质条件、水介质条件下的腐解速率有所差异,沉降在沙质表面上的尸体腐解最快,富含有机质的淤泥较慢,浸泡在淡水里面的尸体腐解最慢。由于有机质的分解,使得周围环境的Eh值和pH值均下降而呈强还原性但未明显呈酸性。不同类型的生物其腐解方式差异很大,研究节肢动物腐解过程,为节肢动物或类似动物软体的特异埋藏的过程提供依据。
-
单位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