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优良无性系‘闽43’为实验材料,进行生理试验和酶活性检测,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对油茶成熟过程中3个时期的籽仁进行分析,探讨油茶籽油脂代谢的调控机制。研究发现,共有284个蛋白差异表达,依据功能分为17类,其中脂质代谢与运输相关蛋白多数呈现下调表达。硬脂酰-ACP去饱和酶(SAD)和胆碱激酶(CK)蛋白表达量的下调,与不饱和脂肪酸生成速率的减缓有关;在油茶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第二个阶段,脂肪酶(LPS)活性的下调造成游离脂肪酸的产生减少。由于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LACS)蛋白表达量的下调,亚油酸和亚麻酸以游离脂肪酸的形式存在较长时间,促使脂氧合酶(LOX)的活性上升,导致该时期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的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油茶籽成熟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的调控与油脂代谢相关蛋白表达模式和酶活性的变化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选育高品质的油茶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