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杜秀环; 张学亚*; 林晓容; 刘巧灵; 陶耕; 林萍
来源: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21, 29(03): 751-756.
DOI:10.19746/j.cnki.issn1009-2137.2021.03.016

摘要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更好地防治医院感染。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由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472例NHL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感染部位、病原菌特点、药敏实验结果及感染危险因素。结果:472例患者中有97例(20.6%)发生医院感染,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41.2%,其次为口腔、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及血液。共分离出病原菌71株,革兰阴性(G-)菌占52.1%,革兰阳性(G+)菌占28.2%,真菌占19.7%。超广谱β-内酰胺酶在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6.4%和22.2%,G-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33.3%,其余G-菌对其敏感率均为100%。7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发现1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G+菌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及万古霉素敏感率均为100%。真菌感染以白念珠菌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医院感染与住院天数、肿瘤有无累及骨髓、临床分期、有无化疗、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瘤类型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表明,住院天数≤7 d是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而临床分期(Ⅲ、Ⅳ期)、肿瘤累及骨髓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0.5×109/L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NHL患者医院感染率高,常见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天数、临床分期、有无骨髓侵犯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 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