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荧光光谱技术测定胶原和酰化胶原的聚集行为

作者:李从虎; 陈强; 吴双双; 霍红月; 程旭; 吴彦; 段炼
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 1-10.
DOI:10.13995/j.cnki.11-1802/ts.031888

摘要

该文采用荧光光谱技术考察了浓度、温度和pH对天然胶原和酰化胶原分子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天然胶原与酰化胶原分子在277和293 nm处分别出现了归属于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 和酪氨酸(tyrosine,Tyr)的特征荧光峰。与天然胶原相比,酰化胶原分子在360~400 nm处出现了归属于Tyr激发态的宽峰,表明其聚集程度强于天然胶原。随着浓度的增加,天然胶原与酰化胶原分子的聚集程度增加,导致荧光强度逐渐增大;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Phe和Tyr的荧光量子产率逐渐降低,同时天然胶原与酰化胶原分子不断解聚集直至出现无规卷曲构造,导致荧光强度不断降低;随pH升高,天然胶原与酰化胶原分子聚集程度先增加后降低,在等点附近,聚集程度最大。二维(two dimension, 2D)荧光光谱数据表明,浓度影响下,天然胶原分子的Phe和酰化胶原分子的Tyr激发态优先响应;温度影响下,天然胶原分子的Tyr和酰化胶原分子的Tyr聚集态优先响应;pH影响下,天然胶原分子的Tyr和酰化胶原分子的Tyr激发态优先响应。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