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处于中国历史上的灾害高发期,疫病具有与其他灾害相伴发生的特点,因而同样高发。东晋104年间见于记载的疫灾25次,平均每4.12年一次,与水旱等自然灾害和战乱等恶劣社会政治环境密切相关。东晋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救助措施,但相比其他朝代已明显弱化。此时的民间救助则发展起来,作用凸显,世俗力量的宗族互助、民间医疗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以僧医、道医为首的宗教组织救助成为这一时期疫病救助的特色,对疫病研究与治疗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