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语言障碍是任何文学实现国际化的常见障碍。而文化融合的另一大障碍则是亚洲各国迥异的书写系统,以及普遍存在的文盲现象。许多欧洲和苏联知识分子曾以建立共同文化的名义努力克服语言差异。在革命后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最初几年里,苏联的许多机构与知识分子致力于推广他们所谓的“国际语言”。在苏联先锋派中,国际主义的拥护者大多以欧洲为中心,然而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确实出现了一种类似于文学互联网的东西,尽管并不是很稳固。这在20世纪30年代体现得最为明显。鉴于两国悬殊的文学传统,以中国为落脚点将中国文学与欧俄文学融为同一种文学进行考察显然是一个颇具争议的案例。另一个复杂因素是中国的象形文字系统阻碍了识字率的提升,如果中国群众要参与文学共享,这一点至关重要。而事实上在亚洲,与欧洲文学相比中国左翼文学与苏联文学更为相近。本文着眼于中国诗人兼翻译家萧三(萧子暲)的职业生涯,并认为,萧三试图将自己塑造成一名作家和政治活动家;但事实证明,比他的作家身份本身更重要的是他在苏联和中国文坛之间扮演的中间人角色。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