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单层动态匀场技术(iShim)的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在诊断宫颈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54例经病理诊断宫颈癌及20例宫颈正常者。采用Siemens 3.0 T MR行常规平扫及iShim IVIM-DWI检查,采用12个b值。其中鳞癌42例,腺癌12例;低分化9例,中分化24例,高分化11例。ⅠB期15例,ⅡA期16例,ⅡB期11例,ⅢA期6例,ⅢB期4例,ⅣA期2例,分为早期组(I~ⅡA)和晚期组(ⅡB期~Ⅳ)。测量ADC值,采用Siemens MITK-Diffusion后处理工作站得到D*、D、f值。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行正态性及方差齐性检验,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正常组和宫颈癌组、鳞癌组和腺癌组、早期组及晚期组各参数值差异,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宫颈癌不同病理分级各参数值,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别计算各参数在诊断宫颈癌及临床分期的曲线下面积,计算Youden指数,评价各参数在诊断宫颈癌的阈值及效能。结果除D*外,ADC、、D、f值在宫颈癌组和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DC、D、D*、f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9、0.991、0.505、0.713; ADC、D、D*、f在诊断宫颈癌的诊断阈值分别为1.157×10-3mm2/s、1.095×10-3mm2/s、22.6×10-3mm2/s、10.4%。其中D值的诊断效能最大,略大于ADC值诊断效能,D*值诊断效能最小。腺癌和鳞癌组、宫颈癌早期和晚期组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除D*外,ADC、D、f值在宫颈鳞癌和宫颈腺癌不同病理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分化宫颈癌ADC、D值>中分化>低分化,ADC值均略大于D值。结论基于iShim的IVIM-DWI诊断宫颈癌有一定价值,但对宫颈癌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无诊断价值;各参数与宫颈癌病理分级有一定相关性,但不能准确鉴别各病理分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