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致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 收集2021年12月至2023年3月在本院住院期间使用替罗非班导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7名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血小板计数变化及治疗经过,分析其个性及共性特征。结果 7例患者入院时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其中6名患者血小板减少发生时间在使用替罗非班后3~16 h, 1名患者是在使用替罗非班后34 h检测时被发现,血小板计数最低值范围为(1~11)×109/L。7名患者均停用了替罗非班及其他抗栓药物,其中6名患者停药后2~4 d,血小板计数升高到50×109以上,后续血小板计数均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内,期间均未发生出血和急性血栓事件,也未进行血小板输注;5名患者待血小板计数恢复到(20~50)×109/L时恢复抗栓治疗,1名患者待计数提升到50×109/L以上时进行了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名患者血小板减少后有出血症状,且需要限期CABG手术,连续输注了血小板3 U,同时进行免疫球蛋白治疗,血小板计数升高到76×109/L时进行了CABG手术。对此7例患者血小板减少原因均进行了鉴别诊断,排除了肝素等其他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归纳并总结了此类药物致重度血小板减少症的诊疗流程图。结论 替罗非班可引起急性重度或极重度血小板减少,用药后6 h常规检测血小板,出现血小板减少后及时停用替罗非班可避免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同时根据患者有无出血及出血风险决定是否进行血小板输注,根据血小板计数恢复情况及血栓风险决定恢复抗栓治疗时机。
-
单位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