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振兴乡村,关键在人。我国目前处于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和全面开展乡村振兴的过渡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农业技术人才质量不高和农民培育人数紧缺。我国长期对民生和“三农”问题保持着热切关注,并对其中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因而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旨在解决农民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农民也由身份的代名词逐渐转变成一种职业的名称,对农民培育问题的提法也从职业农民转变为如今的高素质农民。高素质农民培育不仅事关农民的培育工作,同时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当下立足于社会经济的新格局,势必赋予农民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时代内涵。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力军,因此培育出达到现代农业生产要求的高素质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高素质农民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和具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型农民。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并不是单一的农业问题,涉及到教育问题、经济问题、人力资源开发等多领域的复合问题。因此,研究目前高素质农民的培养现状,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基于这样的背景,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总结目前在乡村振兴战略下高素质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有:培育对象综合素质不高;培育后继人才文化水平偏低,年龄偏大;高素质农民各项资源不足、高素质农民培育立法缺失、相关配套政策有待完善等。因此应在培育免费农学专业大学生和吸引人才下乡相结合;提升农民素质,打造高素质农民人才队伍;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建立高素质农民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配套政策,解决高素质农民后顾之忧等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以促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在人才振兴框架下的应用与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单位
    四川轻化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