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近视患儿的屈光参数分析

作者:谢黎; 王平*; 罗毅; 马兰; 罗俊; 李娜
来源: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7, 19(03): 163-167.
DOI: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7.03.008

摘要

目的研究学龄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近视患儿晶状体参数变化, 并探讨晶状体参数与ROP近视的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眼科门诊随访的1~6岁ROP患儿, 所有入选者未行手术, 分为1~3岁和4~6岁2个年龄段。根据屈光状态分为ROP近视组(36例68眼, MOR组)、ROP非近视组(30例58眼, Non-MOR组)。对2组病例采用带状检影镜检测屈光度数并以等效球镜度(SE)记录, 采用角膜曲率仪测量角膜曲率(CR), A超测量前房深度(ACD)、玻璃体腔深度(VITR)、眼轴长度(AL)及散瞳前后晶状体厚度(LT)。通过比较MOR组与Non-MOR组屈光参数差异及散瞳前后的LT变化, 来分析2组屈光参数的差异及晶状体参数的改变与ROP近视关系, 2组间CR、ACD、AL等参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①1~3岁患儿MOR组较Non-MOR组CR更陡(t=2.916, P<0.01), LT更厚(t=3.227, P<0.01);而2组间ACD、VITR及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4~6岁患儿MOR组较Non-MOR组LT更厚(t=2.257, P<0.05);而2组间CR、ACD、VITR及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散瞳前MOR组较Non-MOR组LT更厚(t=3.152, P<0.01), 散瞳前后MOR组LT变化较小(t=2.045, P<0.05)。结论①1~3岁ROP近视患儿屈光参数特点主要表现为角膜较陡, 晶状体较厚;而4~6岁ROP近视患儿屈光参数特点主要表现为晶状体较厚, 说明学龄前期ROP患者近视主要来源于晶状体屈光力的增加。②ROP近视患儿晶状体厚, 散瞳前后的LT变化小, 提示ROP可能影响晶状体的弹性和调节。③晶状体的调节功能和屈光参数匹配可能是影响ROP近视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