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T波峰末间期(Tpec)的变化过程及其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MVA)的关系。方法 178例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PCI,根据患者PCI后是否发生MVA分为MVA组(42例)和非MVA组(136例)。分析PCI后发生MVA的危险因素。结果 178例患者中, Tpec≥100 ms的患者92例, Tpec<100 ms的患者86例。发生MVA的患者42例(MVA组),发生MVA的患者136例(非MVA组)。行PCI后,Tpec≥100 ms的患者MVA发生率为35.9%(33/92),高于Tpec<100 ms患者的10.5%(9/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912, P<0.05)。发生MVA的患者PCI后Tpec降低缓慢,具有波动趋势;未发生MVA的患者PCI后6 h表现出持续下降趋势。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心率、术后Tpec≥100 ms、PCI后TIMI血流<2级、Killip心功能分级>1级、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PCI后发生MVA的危险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后Tpec≥100 ms、PCI后TIMI血流<2级、Killip心功能分级>1级、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PCI后发生MV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治疗过程中,及时改善梗死相关冠状动脉血流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善存活心肌的电生理功能,进一步防控MVA。采用PCI能够对STEMI患者的病情进行控制,其PCI后Tpec降低缓慢是导致MVA的危险因素,对于控制病情发展,做好不良预后预防具有重要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