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近视早期不同干预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于我院诊断近视,屈光度在-1.00D左右的患儿,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不戴镜组、普通框架眼镜组、功能性框架眼镜组和角膜塑形镜组四组。在6月、12月时进行屈光度数及眼轴长度的对比。结果 共纳入87例(174眼),平均年龄8.71±2.26岁。普通框架眼镜组、功能性框架眼镜组和角膜塑形镜组三组年增屈光度分别为1.07±0.44D、0.12±0.29D、0.07±0.13D;眼轴年均增长0.68±0.45mm、0.44±0.37mm、0.28±0.19mm。治疗6月时,角膜塑形镜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增长最低,不戴镜组最高(P<0.05),因此家长均选择进一步治疗。治疗12月时,屈光度和眼轴增长程度角膜塑形镜组均低于功能性框架眼镜组。普通框架眼镜组增长幅度最高(P<0.05)。结论 近视早期(-1.00D左右)应及时戴镜治疗,角膜塑形镜是儿童早期近视防控的有效手段。
-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