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IS雪盖数据的叶尔羌河流域积雪再分析

作者:卫仁娟; 彭亮*; 梁川; 何英; 穆振侠; 郑淑文
来源:工程科学与技术, 2018, 50(06): 141-147.
DOI:10.15961/j.jsuese.201700929

摘要

高原高寒干旱山区积雪融水是大多数河流的重要补给源,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叶尔羌河流域为对象,基于2001—2016年的MOD10A2积雪产品,采用GIS空间分析提取叶尔羌河山区的积雪面积,应用线性趋势分析法,分析不同高程带积雪面积年内及年际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流域积雪面积年内变化表现为"积累–消减–积累–消融"的二次过程,春秋季以积累为主,夏季以消融为主,冬季因为风吹雪迁移及升华,积雪面积表现为消减现象;2)以200 m间隔划分流域高程带,1—2月积雪覆盖率随高程呈现一致的平缓上升和下降规律。3、4、11、12月在A区(<3 600 m)呈现微弱上升趋势,B区和C区(3 600~6 000 m)呈现显著上升趋势,D区(>6 000 m)呈现下降趋势。5~10月积雪覆盖率在A区处于消融状态,B区(3 600~4 800 m)积雪覆盖率呈现平缓上升趋势;C区(4 800~6 000 m)积雪覆盖率上升趋势显著,D区积雪覆盖率呈现下降趋势;3)A、B区积雪覆盖率年内变化呈现单峰曲线,积雪的主要补给期在秋、冬季。C、D区积雪覆盖率年内变化曲线呈现"M"型,积雪覆盖率为"积累–消减–积累–消融"的二次过程,冬季因为风吹雪迁移至低海拔山区或升华造成积雪消减,D区因为海拔高,夏季积雪覆盖率为80%左右;4)积雪面积年际变化呈现下降趋势,秋、冬季下降趋势最为明显;5)低海拔区(A、B、C区)内积雪覆盖率年际变化呈现微弱下降趋势;高海拔区(D区)内积雪覆盖率年际变化不大,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

  • 单位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疆农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四川大学;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