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性土壤添加不同量碳酸钙对秸秆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作者:李梦丽; 徐墨馨; 陈永山; 叶丽丽; 蒋金平*
来源:生态环境学报, 2022, 31(10): 2002-2009.
DOI:10.16258/j.cnki.1674-5906.2022.10.008

摘要

广西石灰性土壤面积较广,其较高碳酸盐含量能够影响土壤中物质循环。为了明确石灰性土壤中碳酸盐含量对土壤秸秆有机碳矿化过程的影响,加深对石灰性土壤有机碳的周转与固存机制的认识,开展了土壤外源秸秆添加培养试验,分别设置无添加对照(CK)、添加5%秸秆(C0)、5%秸秆+5%碳酸钙(C1)、5%秸秆+15%碳酸钙(C2)和5%秸秆+25%碳酸钙(C3)处理,以研究石灰性土壤中外源秸秆有机碳的转化与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秸秆后土壤CO2释放速率、累积释放量、活性有机碳含量均得到大幅提升。培养期间,各处理土壤CO2释放速率均表现为前期(第2—5天)快速下降、中期(第5—39天)缓慢下降、后期(第39—60天)趋于稳定。不同碳酸钙处理使土壤CO2累积释放量提升了5.10%—15.69%,但C3处理的土壤CO2释放速率、累积释放量均低于C1和C2处理,并对土壤有机碳矿化表现出强烈负激发效应,最高为183.33%。随着土壤碳酸钙含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逐渐降低。土壤碳酸钙能够促进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增加,与C0相比,C1处理DOC含量提高了106.35%。相关分析表明,土壤CO2累积释放量和土壤MBC、DOC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MBC含量和DOC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