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船载走航巡测技术是由传统监测向现代监测转型的一项重要技术,融合了水质自动监测、移动监测、传统人工监测优势,能对水质、水生生物、沉积物等多环境要素开展综合性监测。该技术体系由“人员、仪器、专业船、监测、评价”5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构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具有监测耦合性、全面性、便利性、高效性、准确性特征。2020年10~12月,在长江干流重庆至武汉江段和三峡库区部分典型支流口等水体开展了走航式水环境巡测试点工作,对192个监测点位的38项水质参数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评价,并选取8项典型参数开展了自动监测与人工监测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技术能较好地调查长江大尺度范围内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沿江水污染分布特征,并有效地完成了水华应急预警。192个监测点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标准,其中Ⅱ类水点位173个(占比90.1%),Ⅲ类水点位19个(占比9.9%),水质总体良好;少部分点位仅1项微量有机物指标(反式-1,2-二氯乙烯)浓度略超出控制限值。此外,通过走航巡测发现多项监测指标在不同典型水域出现浓度峰值,峰值与所在水域的周边属性有较大的关联性;对小江支流口叶绿素a的峰值溯源,及时发现了该支流暴发水华。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水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