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留置尿管病人最佳拔管时机,以减少尿潴留以及尿路感染概率。[方法]以脑外伤、脑卒中及脑肿瘤住院或术后留置导尿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简易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选取98例膀胱灌注量≤500 mL有尿意感,储尿期膀胱压力<40 cmH2O(1 cmH2O=0.098 kPa)的病人作为入组标准。在平卧位、带管且气囊排空状态下,自行排尿将尿管冲出病人列入A组;有强烈尿意感但不能自行排尿,给予调整成坐位或如厕,观察其能否自行排尿并给予拔管病人列入B组;出现漏尿但未将尿管冲出病人拔管后列入C组。比较各组病人拔管成功以及发生并发症的例数。[结果]根据拔管成功例数分析,A组成功率最高(100%),B组成功率最低(6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拔管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分析,A组无任何并发症,C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其中尿常规显示感染指标较前升高的病人占1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病人拔除尿管的最佳时机为膀胱灌注量≤500 mL有尿意感,储尿期膀胱压力<40 cmH2O,在带管、气囊排空状态下病人能自行排尿且排尿量大于灌注量。
-
单位苏州大学;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