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新旧产程标准对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按照旧产程标准管理的孕妇5 385例设为对照组,按照新产程标准管理的孕妇6 836例设为研究组,排除经产妇、瘢痕子宫、双胎妊娠、前置胎盘、骨盆狭窄、胎儿畸形及合并严重妊娠合并症等具有绝对剖宫产指征的病例。比较两组孕妇一般资料、剖宫产原因、孕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剖宫产率分别为25.19%(1 722/6 836)和28.79%(1 550/5 3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因活跃期停滞行剖宫产742例(43.09%),对照组757例(48.83%);研究组因第二产程延长行剖宫产64例(3.72%),对照组93例(6.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儿预后方面:研究组和对照组产钳助产例数分别为113例(1.65%)和110例(2.04%);产后出血分别为534例(7.81%)和407例(7.56%);绒毛膜羊膜炎例数分别为96例(1.40%)和58例(1.08%);新生儿窒息例数分别为69例(1.01%)和42例(0.78%);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分别为9例(0.13%)和6例(0.11%),两组以上母儿预后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产程应用后剖宫产率降低,主要是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为指征的剖宫产率降低,孕妇产后并发症及新生儿结局无显著影响。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