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室内直剪试验和PFC2D细观模拟的手段,分析不同加载情况下裂隙岩体的剪切变形、强度特征及损伤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裂隙岩体剪切强度变形曲线可分为压密阶段、近似线弹性工作阶段、不稳定发展阶段和残余变形阶段。(2)裂隙岩体峰值剪切位移与裂隙数量N、法向应力σ和剪切速率ν均呈负相关,峰值剪切应力与N和ν呈负相关,与σ呈正相关,且N越大ν对峰值剪切位移的影响越明显,ν越大N对峰值剪切位移的影响越明显。(3)随着剪切位移的增加,各模型细观损伤裂纹(剪裂纹和拉裂纹)数量可分为微增(Ⅰ)→陡增(Ⅱ)→缓增(Ⅲ)三个阶段,摩擦耗散能逐渐增大,弹性应变能先增大后减小,破坏时岩体弹性应变能仅占细观损伤总能量的1/5~2/5。(4)模型宏细观裂纹于预置裂隙尖端萌生、扩展、贯通,最终中部岩桥以张拉破坏为主,两侧为剪(拉)–拉剪–剪破坏;倾角45°的单裂隙(M2)、Z型裂隙、X型裂隙和圆孔类岩体的峰值剪切应力和位移大小依次为X型>M2>圆孔类>Z型,损伤裂纹萌生于裂隙岩体的预置裂隙尖端以及圆孔类岩体的孔洞顶部和孔洞左下方,X型和M2岩体的裂纹分布基本一致。
-
单位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