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CD73/腺苷/腺苷A2A受体(A2AR)通路在细粒棘球蚴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取健康C57BL/6小鼠腹腔注射无菌淀粉肉汤(0.5 ml/只),3 d后抽取腹腔液,分离巨噬细胞,以1×106/ml接种于6孔板中,待细胞贴壁后,加入细粒棘球蚴囊液(终浓度0.8 mg/ml)培养0、6、12、18和24 h后,qRT-PCR检测CD73、A2AR、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精氨酸酶1 (Arg-1)的相对转录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的表达量,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A2AR、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ERK1/2)和磷酸化的ERK1/2 (p-ERK1/2)的表达量。取分离的巨噬细胞接种于6孔板(1×106个细胞/孔),囊液组、给药组和对照组(每组3孔)分别加入囊液(终浓度0.8 mg/ml)、囊液(终浓度0.8 mg/ml)和药物(腺苷受体抑制剂SCH58261,终浓度50μmol/L),以及等量培养基,培养24 h后,采用qRT-PCR检测TNF-α、Arg-1的相对转录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1/2、p-ERK1/2的表达量。取6~8周龄健康C57BL/6雌鼠,感染组小鼠于肝被膜下注射5 000个细粒棘球蚴原头节(20μl/只),健康组小鼠不作处理。1个月后,两组各取6只小鼠,取肝脏,石蜡包埋后制备切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A2AR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包囊近端和远端肝组织的CD73表达情况。取感染小鼠,给药组(8只)和溶剂组(8只)小鼠分别腹腔注射腺苷受体抑制剂(SCH58261) 1 mg/(kg·d)和等量的PBS,健康组小鼠(8只)不作处理,22 d后,称量小鼠的体质量,以及肝脏、脾脏、肾脏和心脏的质量,计算各脏器与体质量的比值;取小鼠肝组织,石蜡包埋后制备切片,HE染色观察包囊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情况。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巨噬细胞经细粒棘球蚴囊液处理后,CD73 mRNA相对转录水平,18 h组(1.66±0.17)和24 h组(2.01±0.15)均高于0 h组(1.00±0.09)(t=3.35,P 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溶剂组相比,给药组包囊周围炎性细胞增多。结论 细粒棘球蚴通过诱导巨噬细胞表达CD73和A2AR促进炎症抑制因子的分泌来逃避宿主免疫。
-
单位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石河子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