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人工晶状体植入是白内障病人提高视力最有效的方法,于1949年由英国眼科医生瑞德利首次完成,并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其材料不断更新进步。人工晶状体(introculer lens)常用材料主要分为两类:聚硅酮类和聚丙烯酸酯类。聚丙烯酸酯类又可分为硬性聚丙烯酸酯类IOL、软性疏水性聚丙烯酸酯类IOL和软性亲水性聚丙烯酸酯类IOL。现在广泛使用的是亲水性聚丙烯酸酯类IOL。术后人工晶状体混浊病例因国内外都有报道,已逐渐引起眼科学界的重视,其中亲水性聚丙酸酯类IOL混浊率高于其它材料。人工晶状体混浊的诊断主要指标是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IOL置换术是目前治疗IOL混浊的主要手段,2期IOL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但是,手术适应证及手术并发症尚在摸索阶段。文中对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混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