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在子宫内膜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示踪时间与SLN检出情况及淋巴引流通路识别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2016年3月至2021年11月行手术治疗并以ICG作为示踪剂、明确记录示踪时间、术前评估病灶局限于子宫体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04例。术中将ICG注射至患者子宫颈,观察荧光示踪的淋巴引流通路并切除示踪淋巴结,记录其位置及切除示踪淋巴结的数目及ICG示踪时间。术后石蜡病理检查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单侧盆腔为单位计算SLN的总检出率、SLN常见区域及淋巴引流通路的检出率,分析示踪时间是否影响SLN检出、淋巴引流通路的检出;按示踪时间四分位数分别将行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且有SLN检出的患者和单侧盆腔分组,分析示踪时间是否影响SLN检出的准确性。结果 (1)在208侧盆腔中,SLN总检出率为75.96%,上子宫颈旁、下子宫颈旁、骨盆-漏斗韧带3条通路的检出率分别为72.60%、10.10%和4.33%;上子宫颈旁伴下子宫颈旁通路的检出率为6.25%;仅1侧盆腔同时检出3条通路。以患者为单位分析,SLN检测的敏感度为50.00%,阴性预测值为94.74%;以单侧盆腔为单位进行分析,SLN检测的敏感度为66.67%,阴性预测值为97.80%。(2)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N示踪时间与SLN检出率、各淋巴引流通路的检出均无明显相关性。(3)Fisher精确概率检验结果显示,按示踪时间四分位数分组,以患者和单侧盆腔为单位分别进行分析,各组阴性预测值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以ICG作为示踪剂的示踪时长不会影响手术对SLN及淋巴引流通路的识别。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