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AP)与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非血液肿瘤化学治疗(简称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TIAP或PICC植入的非血液肿瘤化疗患者8 336例,根据置管方式将其分为TIAP组(3 081例)和PICC组(5 25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输液管留置时间、常见并发症(感染、有症状的血栓、导管堵塞、导管末端移位、导管破裂)发生率、生活质量(QOL)评分和经济费用(植入费用和维护费用)。结果 PICC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TIAP组(P<0.05),两次及以上穿刺成功率显著低于TIAP组(P<0.05),输液管留置时间显著短于TIAP组(P<0.05)。PICC组的导管堵塞发生率显著高于TIAP组(P<0.05),两组间术后感染、有症状的血栓、导管末端移位和导管破裂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TIAP组的患者QOL评分为(51.45±4.22)分,显著高于PICC组的(37.52±5.01)分(P<0.05)。PICC组的植入费用显著低于TIAP组(P<0.05),维护费用显著高于TIAP组(P<0.05),总费用显著低于TIAP组(P<0.05)。结论 TIAP和PICC均是非血液肿瘤化疗患者安全可靠的静脉输液途径,各具优缺点,可根据患者的原发疾病、经济条件、生活质量预期和预计留置时间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方式。

  • 单位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