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入住该院的合并真菌感染的肿瘤患者25例纳入真菌组,细菌感染患者25例纳入细菌组,另选择同期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操作规程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PCT、(1,3)-β-D-葡聚糖检测;真菌组同时进行真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比较各组PCT、(1,3)-β-D-葡聚糖水平,以及3种方法在真菌组中的阳性率。结果真菌组、细菌组、对照组的血清PCT水平分别为(0.98±0.15)、(1.17±0.19)、(0.15±0.06)ng/mL,真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0,P<0.05)。真菌组、细菌组、对照组的(1,3)-β-D-葡聚糖水平分别为(35.35±10.26)、(11.86±3.44)、(3.52±2.66)pg/mL,真菌组明显高于细菌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15.01,P<0.05)。在真菌组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阳性率高于G试验和PCT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22.22,P<0.05)。结论 (1,3)-β-D-葡聚糖可用于辅助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侵袭性真菌病的早期诊断中较(1,3)-β-D-葡聚糖和PCT检测价值更高。

  • 单位
    江西省赣州市肿瘤医院检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