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直肠癌治疗技术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得以延长。但是,低位前切除术后患者肠道功能受到显著影响,70%~90%的患者会出现排便频率增加、排便窘迫、排空障碍、大便失禁等症状,这些症状被称为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LARS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对于LARS缺乏充分的认识,也未建立有效、标准的治疗方案。本文就LARS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危险因素和干预措施进行综述。LARS的发生可能与肛门括约肌损伤、直肠结构和容积改变有关;其危险因素包括吻合口位置、新辅助/辅助放化疗、吻合方式、是否预防性造口等;5-羟色胺激动剂和拮抗剂、肛门灌洗、盆底康复训练、神经刺激等干预措施对其均有一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