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观察上颌发育不足青少年上气道三维形态,并观察该类患者上颌快速扩弓治疗后上气道的改变特征。方法研究一随机选取上颌发育不足青少年患者20例,颌骨发育正常的青少年20名,均拍摄CBCT,用Dolphin软件对数据进行重建、定点、建立三维坐标系,测量标志点到坐标平面的距离,以及测量正中矢状面上鼻咽平面、腭咽平面及舌咽平面的矢状径、冠状径、横截面积,各段体积及总体积,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正常组和上颌发育不足组上气道的差异。研究二选取上颌发育不足的安氏Ⅲ类青少年患者21例,对比治疗前后气道三维形态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一上颌发育不足组的鼻咽段、腭咽段矢状径、冠状径以及体积均小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二上颌发育不足患者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后,气道鼻咽段的矢状径及横径增大,而腭咽段和舌咽段未见明显变化,且有减小的趋势,上气道各段高度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鼻咽段的横截面积明显增大,而腭咽段和舌咽段无变化,鼻咽段体积和总体积矫治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研究一上颌发育不足青少年的鼻咽段、腭咽段矢状径、冠状径以及体积小于正常组,提示上气道的形态结构与周围的颌骨组织存在一定相关性。上颌快速扩弓治疗后上气道鼻咽段的矢状径、横径、横截面积及容积增大,这可能是由于快速扩弓改变了上颌骨及鼻腔的宽度,从而使上气道的间隙发生改变,上气道通气量改善,为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青少年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
单位贵阳市口腔医院; 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