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急性乳腺炎为哺乳期女性高发疾病,常发生于产后 3 ~4 周,尤以初产妇更为多见。 主要表现为乳房疼痛,局部红肿,寒战高热等,可并发脓毒血症、乳房瘘管等病症[1]。 该病的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若无过敏或无耐药,青霉素应作为首选的抗生素,若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则当选择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或利奈唑胺;同时也可选择头孢拉定、头孢曲松等头孢类抗菌药物,若头孢类药物过敏或耐药,也可以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等其它抗生素,但此类抗生素往往可被分泌至乳汁,而且肝肾毒性等副作用更大[2],应用受限。 急性乳腺炎治疗及时得当,一般可以治愈,若伴脓肿形成,则需切开引流,术后部分患者可形成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