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分析不同年龄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PM-CNV)患者黄斑形态和微循环指标。方法 选取70例PM-CNV患者(均为单眼发病,共纳入70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50岁组18例(18眼)和>50岁组52例(52眼)。所有患者接受眼科常规检查、OCT检查、OCTA检查,比较2组的基本特征[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效球镜度数(SE)、眼轴]、黄斑形态指标[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中心凹下内层视网膜厚度(IRT)、中心凹下外层视网膜厚度(ORT)、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中心凹下外层视网膜结构(Bruch膜、嵌合体带完整性)]、微循环指标[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SCP-VD)、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血流密度(DCP-VD)、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密度(CC-VD)]和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相关指标(CNV面积、CNV血流面积、CNV位置)水平。结果 2组BCVA、SE、眼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组SFCT为79.00(51.25, 112.25)μm,大于>50岁组的39.50(23.50, 63.00)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组CMT、IRT、ORT和中心凹下嵌合体带、Bruch膜完整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岁组SCP-VD为(40.76±4.75)%,高于>50岁组的(35.25±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组DCP-VD、CC-VD、CNV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年龄>50岁的PM-CNV患者,年龄≤50岁的PM-CNV患者SFCT显著更大,且黄斑区SCP-VD显著更高。

  • 单位
    苏北人民医院; 扬州大学; 建湖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