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20世纪60年代由个人计算机开启的第一次数字革命、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被3D打印技术与大数据推动的第二次数字革命,“数字化生存”(digital being)已成为深入时代骨髓的特征,虚实共生的建筑设计研究也成为个中常态。而目前相关理论和实践探索多聚焦于技术及其衍生的设计逻辑,鲜有对数字化建筑的理论溯源,更缺少对数字技术与建成环境貌合神离问题的本源再探。文章以人与建成环境的情感关联为线索,选取在数字建筑发生发展中做出杰出贡献的三位先驱建筑理论家: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理查德·伍尔曼、塞德里克·普莱斯,分别从源自感知的生命描述者、源自认知的信息组织者、源自行为的交互引发者三方面梳理他们对数字化建筑的理论实践探索,并将其置于数字建筑发生发展的时间轴中,再思数字化生存中建筑与建筑师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