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西方阐释学起源于神学及语文学阐释学。到19世纪,它的范围逐渐扩大,较多涉及文本阐释机制问题。以施莱尔马赫、狄尔泰为代表的古典阐释学主张回到作者思想源头,尽可能客观地理解文本意义。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现代阐释学家则强调阐释意义的历史性与相对性。海德格尔认为,知识开始于并活动在"成见"之内,且始终被主体置身的具体境况卷入。伽达默尔较多涉及文学阐释学,在他看来,一部文学作品的意义从未被作者意图所穷尽,不稳定性正是作品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