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始建于明初的沧州文庙在建筑布局上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发展有所差异。其变化过程可鲜明地体现儒学发展的时代性,背后又是不同时期社会背景的侧面反映。明时“郡县学宫为天子尊崇儒道之所……侯国风化之所,关系士俗趋向之标准,人才出处之正途”(娄芳:《明成化创建尊经阁碑》)。可以说包括沧州文庙在内的文庙建筑,是儒学在大众化运作过程中士民参与政治、社会生活方式和诉求的客体存在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