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探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与免疫、炎症、代谢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并整理2012年8月至2019年3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SPSS 23.0软件对患者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免疫指标[类风湿因子(RF)、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C3、补体C4]、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脂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进行相关性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①共纳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564例,其中DD升高者1173例(75.00%),FIB升高者792例(50.63%)。②相关性分析表明:DD与RF、hs-CRP、ESR、IgA、IgG、IgM、补体C3呈正相关(P < 0.05),与TG、TC呈负相关(P < 0.05);FIB与RF、hs-CRP、IgA、IgM、补体C3、补体C4呈正相关(P < 0.05),与TG呈负相关(P < 0.05);APTT与ASO、hs-CRP、ESR、IgG呈正相关(P < 0.05),与补体C3、TG、TC呈负相关(P < 0.05)。③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ESR、hs-CRP、IgA、IgG是DD升高的危险因素(OR > 1);TG、TC是APTT升高的危险因素(OR > 1);TC是PT降低的危险因素(OR > 1);hs-CRP、ESR、IgM是FIB升高的危险因素(OR > 1)。④关联规则分析:设定最小置信度为70%,最小支持度为10%,提取支持度、置信度较高的指标。其中与DD升高关联较高的指标是ESR、RF、hs-CRP;与APTT升高关联较高的指标是ESR、RF;与FIB升高关联较高的指标是ESR、hs-CRP、RF。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存在高凝状态,主要表现在DD、FIB、APTT升高,并与炎症免疫脂代谢指标密切相关,其中TG、TC、hs-CRP、ESR、IgA、IgG、IgM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