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特征对肿块样胸腺增生和低危胸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9年11月于唐都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胸腺增生和29例低危胸腺瘤的CT及临床资料。CT分析参数包括肿块部位、平均径、最大径、形态、均质性、钙化、平扫和增强CT值、净强化值等,比较肿块样胸腺增生组和低危胸腺瘤组CT指标的差异。结果 肿块样胸腺增生多位于中线区(15/18,83.3%),低危胸腺瘤多为偏侧型(19/29,65.5%),两组肿块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45,P=0.001)。肿块样胸腺增生和低危胸腺瘤的最大径分别为(5.05±2.37)cm和(6.23±2.54)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4,P=0.118);两组平均径分别为(4.99±1.95)cm和(3.30±1.4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0,P=0.003)。两组肿块形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60,P=0.005)。肿块样胸腺增生多呈复合形(11/18,61.1%),而低危胸腺瘤多为类圆形(23/29,79.3%)。两组平扫、动脉期和静脉期CT值、净强化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15、4.644、4.126、2.764,P均<0.01)。结论 肿块样胸腺增生和低危胸腺瘤的生长部位、平均径、形态和净强化值等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多层螺旋CT特征对鉴别两者具有重要价值。
-
单位唐都医院放射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