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对野生刺梨种质进行保护和管理,本研究通过ITS序列对采自29个野生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居群的255个个体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55个个体的ITS片段比对后长度为697 bp,G+C含量为57.8%,检测到9个核苷酸变异位点(1.36%),定义了10个单倍型。225份野生刺梨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Hd=0.247 0, π=0.000 40),不同居群间核苷酸多态性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Hd=0~0.666 7, π=0~0.001 02)。居群内遗传变异为85.69%,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Fst为0.143,基因流Nem平均值为2.994。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和地理距离呈极显著相关(r=0.415, p=0.010)。研究认为,群体规模较大和ITS单倍型多样性较高的居群(如水城),应采用就地保存的策略,对于特有单倍型的居群(如福泉),应该优先保护。本研究为野生刺梨资源的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