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究毛建草(Dracocephalum rupestre Hance)形成珠芽的规律,本试验通过栽培观察与野外调查对毛建草形成珠芽的能力、珠芽形成过程与生根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毛建草种源及植株个体影响珠芽的形成,引种栽培的毛建草能产生珠芽表明生长环境的改变对珠芽形成有明显影响;珠芽由花后的花茎叶腋间萌发的侧枝形成,珠芽叶片呈莲座状着生在球状木质化的基部;靠近地表的珠芽在生长期内能生根,花茎中上部的珠芽则不能生根,并随着地上部枯黄而干枯凋落;珠芽的木质化基部具有生根的形态及生理功能,能否落地生根形成新一代植株主要取决于其着生位置及能否与土壤接触;珠芽的形成是受气候环境变化引起的,但气候变化诱发珠芽形成的机制不清晰,还需进一步探索。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毛建草产生珠芽的现象,丰富了珠芽植物的种类,将为探索毛建草生物进化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