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焊接工艺参数的中锰钢电阻点焊组织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熔核区柱状晶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当保载时间为100ms时,金属收缩后形成的孔洞未能得到液态金属足够的补充,从而形成凝固缩松。当电阻点焊的保载时间延长至400 ms之后,熔核凝固引起的收缩量得到更多补偿,因此熔核区的凝固缩松基本消除,达到了改善组织的目的。此外,在电阻点焊后冷却的过程中,熔核内的液态金属沿与散热方向相反的方向长大,从而在熔核区形成了柱状晶组织。
- 单位
通过光学显微镜(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不同焊接工艺参数的中锰钢电阻点焊组织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熔核区柱状晶的形成机制。结果显示,当保载时间为100ms时,金属收缩后形成的孔洞未能得到液态金属足够的补充,从而形成凝固缩松。当电阻点焊的保载时间延长至400 ms之后,熔核凝固引起的收缩量得到更多补偿,因此熔核区的凝固缩松基本消除,达到了改善组织的目的。此外,在电阻点焊后冷却的过程中,熔核内的液态金属沿与散热方向相反的方向长大,从而在熔核区形成了柱状晶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