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变化

作者:张惟; 韩琪; 陈松; 颜华
来源: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2013, 15(2): 92-97.
DOI:10.3760/cma.j.issn.1674-845X.2013.02.008

摘要

目的 观察在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模型中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变化,探讨EPCs在D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研究.雄性成年Wistar大鼠50只,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CON)组(14只鼠)和糖尿病(DM)组(36只鼠).根据病程,将DM组大鼠再分为糖尿病1个月(DM1)组、糖尿病3个月(DM3)组、糖尿病6个月(DM6)组,每组各12只.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各组大鼠骨髓获取单核细胞,将其接种于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培养7d后,利用Dil-acLDL和FITC-UEA-I细胞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仪CD34和CD133抗体标记法鉴定EPCs.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对EPCs计数克隆形成单位(CFU),以评估骨髓EPCs的数量水平;采用MTT比色法、Transwell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s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同时于各相应时间点摘除大鼠眼球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对比分析EPCs的数量和功能变化及其与DR形态学变化的相互关系.组间骨髓EPCs数量、功能及视网膜VEGF表达阳性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法.结果 DM1、DM3、DM6组大鼠骨髓来源EPCs-CFU为(9.6±1.8,11.5±2.5,14.0±2.4个/×200倍视野)较CON组(16.6±2.7个/×200倍视野)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311,P<0.01);DM1、DM3、DM6组EPCs增殖能力(0.133±0.027,0.106±0.016,0.072±0.011 0D)较CON组(0.203±0.068 0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91,P<0.01);DM1、DM3、DM6组EPCs迁移能力(11.9±2.2,10.1±1.8,8.9±1.2个/×200倍视野)较CON组(14.8±2.6个/×200倍视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06,P<0.01);DM1、DM3、DM6组EPCs黏附能力(14.8±3.2,10.5±2.0,7.5±1.2个/×200倍视野)较CON组(17.9±4.8个/×200倍视野)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087,P<0.01).光学显微镜下,与CON组比较,DM1、DM3组视网膜视网膜厚度变薄,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核肿胀、体积增大,DM6组视网膜厚度更薄,细胞排列紊乱更加明显,部分血管扩张.VEGF在CON组大鼠视网膜中表达为阴性,DM1组阳性率为(18.6±2.74)%,DM3组阳性率约为(34.3±2.21)%,DM6组阳性率为(58.73±2.48)%.结论 糖尿病大鼠骨髓EPCs数量较正常大鼠降低,生物学功能减退.随着DR的进展,EPCs数量逐渐回升.

  • 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