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血浆抗体滴度的调查与分析(英文)

作者:Wei-ling XIANG; Jing-jing CHENG; Lian-peng WU; Bing-yu CHEN; Wen-xin LI; Dan-ying QIU; Wei ZHANG; Fei-hang GE; Dong CHEN*; Zhen WANG*
来源: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20, 21(12): 955-960.

摘要

目的:利用胶体金快速检测试剂盒测定恢复期患者血浆中IgG/IgM的抗体滴度,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抗体效价变化特点,以及两者间的相关性。创新点:利用胶体金检测试剂盒检测恢复期血浆抗体滴度,结合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病例特点及实验室检测指标分析血浆抗体效价变化规律,及其临床特征的关系,为临床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诊治以及筛选恢复期血浆供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93份来自COVID-19康复者随访过程中的血液标本,取血浆原液,用生理盐水按不同比例(1:80、1:160、1:320和1:640)稀释后进行胶体金试纸法IgG/IgM抗体检测,并记录相应患者检验指标水平。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检索回顾性分析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截至2020年2月24日确诊的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信息。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症状出现4~6周时,COVID-19患者恢复期血浆IgG滴度水平可达到1:320~1:640或者更高水平。此时部分患者的血浆IgM仍为阳性。COVID-19患者恢复期血浆IgM抗体滴度检测结果显示男性较女性高。本研究中危重症患者均需要无创通气来维持生命,且重症和极危重症患者均易发生水、电解质紊乱。COVID-19发病早期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及炎症,与恢复期血浆中IgG和IgM的抗体滴度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